學者若不讀高僧大德的經釋等著作,只是自己看經論,很容易就漢字表面意思來解釋.
例如辭典4501頁談到理與智二德,學者以為理就是一般所說的真理.非也!
理字於此指的是真如本體,稱為理體,也就是本心未起作用時的狀態,也叫作本來面目,也就是如來的如字,如如不動;而智字便是心起了作用,也就是"佛性"二字的意思.那麼理與智便是體與用的意思了.
學者若不讀高僧大德的經釋等著作,只是自己看經論,很容易就漢字表面意思來解釋.
例如辭典4501頁談到理與智二德,學者以為理就是一般所說的真理.非也!
理字於此指的是真如本體,稱為理體,也就是本心未起作用時的狀態,也叫作本來面目,也就是如來的如字,如如不動;而智字便是心起了作用,也就是"佛性"二字的意思.那麼理與智便是體與用的意思了.
《論語》陽貨第十七: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論語》雍也第六:
調古神清風自高 貌悴骨剛人不顧
調古神清風自高,若涉絲毫未相許,
第九講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遊涅槃路,
直截根源佛所印 摘葉尋枝我不能
直截根源佛所印,電轉風行頃刻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