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名相篇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陀羅尼的意思是總持,

能總攝憶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之念慧力.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物質分析至不可分的單位稱極微.以一極微為中心,集合東西南北上下六方的極微共七個為一微塵.微塵肉眼不可見,天眼可.極微則連天眼亦不可見.集合七微塵為一金塵,七金塵為一水塵,七水塵為一兔毛塵,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七羊毛塵為一牛毛塵,七牛毛塵為一隙遊塵.隙遊塵也就是肉眼所見門縫之光中遊塵.兔羊牛毛塵則分別如三種粗細不等的毛端大小.極微集合形成物質時,須具足地水火風四大,與色香味觸四微始能形成,故云"八事俱生,隨一不減"(凡嗅得到的都稱香,屎尿等亦不例外,人覺其臭,其他眾生則相反.香臭非絕對,故統稱香.)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修行講究修身修口修意,讓所行所言所思在善法中.然而,如此全面的修行卻也只能暫時抑制煩惱種子,稱為"損伏斷",一旦遇緣就再度現行.因此,佛教修行是生生世世長遠的路程,必以"畢竟斷"為目標,不因一世少得而為足;也因此一己之德總是不足掛齒.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慈悲雖無私,但有些許執泥,便落入愛見大悲.所以金鋼經說"無眾生相",做過等於沒做過.鳩摩羅什和尚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虛妄不淨,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捨離."僧肇和尚謂:"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于累,故應捨之."道生和尚則謂:"作上二觀,起大悲之時,若於觀中有愛念心,又見眾生而欲拔濟之者,為愛見大悲也."總之,愛見大悲雖善,但容易疲厭,給自己壓力,終未能持續.所以菩薩進一步讓自己先有清淨心,才能持續地濟拔眾生,因為做過等於沒做過.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行為依其性格可大別為二類,一種是隨順他人之教誨而行動者,稱為愛行;一種是不樂聽從他人之意見而專恃己見以行動者,稱為見行.二者都是煩惱,情愛重故容易取暖於人,隨順他人而缺乏自己的理智;反之,偏執自己的定見者,也就是所謂的見惑,有待破除.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愛指情想與愛欲,以此二者為受生之本因.楞嚴經卷四:"想愛同結,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生不斷."由於緣深,祖先多再來投胎為子孫.過去行善,往往是自己來受善報,所以福蔭子孫的一類有此深一層趣味.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色受想行識五蘊當中的"想",指對境於心裡浮現之精神作用,乃高於"受"(前五識印象感覺)而起的作用(第六識).由眼觸所生之想,乃至意觸所生之想,計有六想(亦作六想身).依所緣境之大小而有"大想""小想""無量想"等三想.也有"欲想""瞋想""害想"等三不善想.反之,"出離想"(出世斷欲)"不恚想""不害想"稱三善想.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識一詞可單獨指第六識,西洋哲學視之為"能把握客觀對象之心機能",包含感覺與思考,而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則是哲學上之核心問題.觀念論(唯心論)否定物質之獨立性,視意識為一切的根源;反之,唯物論視意識為物質的產物.佛教將精神分為"心"意""識"三者,意識與物質的關係以唯識宗為代表.物質為意識所現,然並非二分法,只有開悟後方能真正明白,此即佛教的唯心論.八個意識也不是絕對存在,它無實體可得.其中,第六最猛利,最自由,一切迷悟昇沉,無一不由它所作.然而,老六卻以老七為所依.換言之,人有自由意志,卻未能真正做到,因為它的背後有隻手,默默操控著老八庫存中的種子萌芽,而影響老六如何抉擇.老七也強迫老六所決定的言行記錄在老八這個倉庫中(或說種子種在田中),一旦時機成熟,種子便又萌芽,影響老六的所思所言所行.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人本屬上品善道,超過中品善的人道.天人善心多,然而天道也有意憤天.這類天人雖有天福,卻無天德,彼此眼角相視一下都會莫名地心生意憤,就好比人間好勇鬥狠者,動不動就找人問罪:"你看甚麼看!"所以說,天上人間都有阿修羅,享福程度不同,天生好戰控制不了卻是相同.屬於先天因素者,你再如何善待他們也不太有用,下輩子吧!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入滅盡定之前,心有三個層,次先是"粗想心",接著逐漸進入"稍微細心",最後還會轉更微細,稱為"微微心",滅盡定方才現前.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死指眾生一世生命始終,若加上"微細"二字,此生死指念頭生滅,又稱變易生死.微細生滅無常,念念遷異,前變後易,名為變易;變易是死,名變易死.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名相"圓寂"與"涅槃"頗為社會大眾所知曉,因為它代表高僧去世.涅槃是印度語音譯,圓寂則是就其實質意義所立的中文專有名詞.涅槃就是圓寂,圓寂就是涅槃.它真正的意思並不等於死亡.例如大家熟悉的心經,講菩薩如何觀自在就提到"究竟涅槃",涅槃就是自在.心經並非講死亡的經典吧?成道者在世時已達圓寂境界,去世時依然保持同樣境界,生死奈何不了他.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勢速是唯識宗所立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與道不相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六舉出三種,

一.諸行勢速:有為法生滅無常迅速.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世所造的善惡業於次次生(第三生)以後受果報者,稱為順後次受業或順後受業.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開在結實之前.眾生植善惡之業因,由此業因正得之果為果報,實報,正報.果報之前所兼得者為花報(華報).例如以不殺為業因,在佛教裡的正見並不是為了求來世得以長壽,而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進而成道;來世長壽依然如影隨形為花報,未來成道證果為果報.再如以念佛修善為業因,往生極樂世界為花報,後成道證果為果報.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通達智

能察覺夢境而通達諸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是音譯詞.今之佛教多數只知慈悲一事,就將"菩提心"當作"慈悲心".其實慈悲只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作用罷了,菩提原意是"覺",是"智",是"知".一切都是從這裡出來的.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由自主地忽然念起,念念遷流,無法控制,稱為無始無明,也就是根本無明.因為這些向外飄動攀緣的念頭,才會遇緣進而引發貪心與瞋心等枝末無明.一旦發現自己的根本無明,當下就沒事了,因為你已在覺性當中,心已收回.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的"慧"字為廣義,包含"見""忍""智"三層作用."見"為推求,推度;"忍"為初步認可,未完全排除疑慮;"智"則進一步無疑地決斷.以柯準市長前日的行動派出所一說為例,他就是處於見與忍的階段,自己初步認可,但未完全無疑,還須將來進一步的決斷,也就是智.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福田,指如田園能生長萬物,若施與之,乃能生福.貧窮人來乞時能施給,雖不求回報,亦自然獲福,稱為貧窮福田,是三福田之一.(優婆塞戒經卷三)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