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第十七: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這裡所說的「性」,依朱熹、程子的解釋,乃是「兼氣質而言者也」(見《四書集註》),它不同於孟子「性善」與中庸「天命」的性。這個素樸的氣質之性,「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始相遠耳」。
這個氣質之性,與遺傳學脫離不了關係,然而丹尼爾‧高曼提到:「過去人們一直認定,由基因控制的活動純屬生物化學範疇,……但是現在表觀遺傳學開始關注父母親如何對待成長中的孩子,探索教養過程如何塑造兒童的腦部。」
這裡所提到的「表觀遺傳學」,依維基百科的說明如下:「表觀遺傳學是20世紀80年代逐漸興起的一門學科,是在研究與經典孟德爾遺傳學遺傳法則不相符的許多生命現象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主要研究這些『表觀遺傳現象』的建立和維持的機制。」
透過丹尼爾‧高曼在《SQ》一書中的說明,我們了解到:
l 「這門學科研究後天經驗如何改變基因的運作方式,但是完全不影響DNA的序列。基因唯有透過指導RNA合成過程,才會讓身體產生具體變化。」(p.190)
l 僅憑基因並不足以建構一個運作完善的神經系統,……還需要充分的父母教養與其他適切的社會經驗……,教養正可以視為一種典型的「社會表觀遺傳學」。(p.191)
l 一個神經迴路先是形成某些連結,這些連結因為不斷使用而強化,不斷強化之後,終於轉變為自發性運作的路徑,新的神經迴路於是形成。……今天有些老師仍然告訴學生,人類出生之後,腦部就停止製造新細胞,但這項說法已經被徹底推翻,……神經元的幹細胞,以平均每天一千個的速率推陳出新,在童年時期達到高峰,直到老年都會生生不息。(p.198)
最近,英國著名科學家馬特·裏德利出版新著《自然取道於教養》,認爲人性雖然是由基因決定的,但後天的學習與教養對基因的作用會有影響。馬洪存在其名為《基因不能決定命運 教育可以改變行爲》的一篇論文中提到:
1. 教育可以改變基因行爲。
2. 行爲與情緒會影響基因的表達
作者引述研究報告說道:
「基因可以通過教養過程來塑造人們的行爲,基因允許人腦學習、記憶、模仿、吸收文化和表達本能;反過來,行爲也有影響基因的作用。這不是說基因密碼可以改變,也不是說基因組編碼能夠重新編寫,而是說,人們可以在生存、生活和發展中通過活動改變基因的表達。這個過程受人們行爲的作用。」(大陸《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月刊2005年第8期,轉引自http://kbs.cnki.net/forums/7124/ShowThread.aspx)
感謝腦神經科學家們的努力,使得教育工作者從崇尚行為主義的「教育萬能論」與崇尚生物論的「教育無用論」中跳脫出來,因為透過適當的方式,教育成為「可能」。既然如此,重溫《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就更能體會至聖先師的用心與貢獻,值得所有教育人員景仰與學習。反過來說,如果教育失當,則「性相近,習相遠」,結果將伊於胡底?
版主回應:
這是一篇寶貴的資料!
不過,有關"人性與基因",佛學可以給與更完備的補充,作為參考,如下--
佛學始終一以貫之,認為物質決定於人性,而人性並不由物質所決定.因此,這一世的心性行為可影響基因的表達,然而今世的基因密碼,必然是由前世的心性行為所決定.那麼從宏觀的生生世世說來,終究是心性作主,物質基因密碼是被動接受指揮才是.
物質就是物質,它不能主動,不能自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