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皆出身富貴,佛說富貴學道難.宋代有碧巖集百則頌作者雪竇禪師亦出身富豪.師幼受家學,儒業傳世,卻志存出世,於妙齡剃髮.初習經律,兼涉世法.受戒後,唯專禪定.得法於復州智門禪師,依止五年,盡得其道.後隱於錢塘靈隱寺三年,乃出住蘇州翠峰寺.次年轉徙明州雪竇山資聖寺,大揚宗風,世稱其為雲門宗中興之祖.
目前分類:記事篇 (124)
- Apr 22 Mon 2013 16:17
記事篇 雪竇禪師
- Apr 18 Thu 2013 14:50
記事篇 在家學佛因緣
- Apr 17 Wed 2013 16:56
記事篇 出家學佛因緣
佛陀於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初轉法輪後,往優樓頻螺村途中,在林中休息.有貴公子三十人各偕婦女遊於林間,當時有一女持衣物而逃,三十人齊追該女,途中遇見世尊,世尊乃問:"尋求自己重要或尋求女人重要?"當下公子們有所悟而隨佛出家.
(佛觀其因緣成熟才下一問句點撥,否則問也白問.)
- Apr 16 Tue 2013 06:35
記事篇 施此無憂
- Apr 11 Thu 2013 15:38
記事篇 帝王護法
迦膩色迦王繼阿育王之後建設大帝國,且於佛教史上與之並稱護法二王.他將首都由中亞遷至古印度西北犍陀羅(巴基斯坦),其領土北及中亞細亞與伊朗等地,曾與中國希臘羅馬文化密切接觸,造成東西文化的融合.王初不信罪福,輕侮佛法,因受馬鳴和尚感化始歸依佛教.於其治世,佛教普遍弘傳,以致高僧輩出,並編纂大乘經典.自迦膩色迦王至其子富西色迦王時代,深受希臘文化影響,故犍陀羅佛教美術盛極一時.
然而佛教並不因為他是了不起的國王,又是大護法,就報喜不報憂.由於過去世的惡業,王命終後一位已證羅漢果位的維那師看出海中一隻千頭魚就是國王轉世,此事便如實記載於教內.魚受劍斬截其首,隨砍隨生,受盡苦痛.(苦報受畢則輪到護法善業的善報!)
- Apr 08 Mon 2013 15:06
記事篇 物無兩遂
- Apr 01 Mon 2013 15:55
記事篇 禪宗祖師
達摩祖師來華之前禪宗在印度已傳了十八代,開悟才能稱為"祖",其中有外道師出身,也有婆羅門,只論出家後的見地,不論出家前是甚麼身份.例如十三祖迦毘摩羅,初為外道師,領三千弟子以神力嬈害馬鳴和尚(十二祖八地菩薩),
然終屈服於和尚之論義,成為佛教僧人.受馬鳴和尚付法後,赴南天竺教化,作無我論一百偈摧伏外道.後至西印度,有王子以一山窟供養,作為禪坐之處.未久又傳法予龍樹和尚(初地菩薩),盡其化緣.而龍樹禪師的傳人,第十五祖提婆,婆羅門種姓,博識淵覽,才辯絕倫,在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智劍,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以構怨,為外道所刺,遺偈曰:
諸法本空,無我我所;
- Mar 27 Wed 2013 11:34
記事篇 出家的畫家(二)
- Mar 26 Tue 2013 11:13
記事篇 出家的畫家
- Feb 17 Sun 2013 11:58
記事篇 杖林
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有片杖林,大唐西域記卷九載:林竹修勁,被山滿谷.其先有婆羅門,聞釋迦佛身丈六,常懷疑惑,未足信也.乃以丈六竹杖欲量佛身,恆於杖端出過丈六,如是增高,莫能窮實,遂投杖而去,因植根焉.
- Feb 11 Mon 2013 15:53
記事篇 佛與阿難尊者是父子時
佛過去名叫長者子時,一日帶二個兒子水空(即佛世時的獨子羅睺羅尊者)與水藏(佛世的阿難尊者)出遊,來到一水池,見水乾涸,池中魚為日所曝,鳥獸等著吃牠們.長者子生大悲心,乃尋樹枝蓋在每一條魚身上,並借二十頭大象運河水,使池魚得以生存,接著餵飽牠們且唸過去佛的名號給魚兒聽.後來有一回,長者子在家宴客,大地突然震動,之前那一萬條魚同時命終,直接由畜生道投生天道,而長者子正醉酒,露臥樓屋上,只見那一萬個天人來到身旁,置無數真珠與瓔珞於四周,更散天花以報舊恩.此即現世報.
-------取自金光明經卷四
- Feb 05 Tue 2013 09:07
記事篇 僧璨祖師的印度弟子
南印度人毘尼多流支和尚,於南北朝時代來華參學,在司空山遇禪宗三祖僧璨和尚得其心印,並受付囑赴南方度眾.住持廣州制止寺時,譯有象頭精舍經與報業差別經兩部梵文佛經.後來到越南住持法雲寺,翻譯總持經等,創建滅喜禪派,滅喜即毘尼多流支的意譯.師所創始之宗派在越南流傳數百年之久.
然而,學術界所編的佛光辭典5508頁卻說師的思想教義"真如不生不滅"顯示其傳承為古達摩禪而非僧璨系統.這真是唯恐天下不亂啊!只為成一己之論文好交差,卻凸顯哲學界對佛學極端缺乏基本常識.其實祖師們的知見始終一貫,誰曾否定不生不滅?罪過!罪過!佛光山真不該盲目崇拜日本學者.科學可信,哲學可就難說囉!有來賓在人間衛視高調地說:"我不信因果,但我相信報應."這是甚麼話?報應就是有因有果呀!自己用詞矛盾尚且不自知,有何智慧可大言不慚?話可以這麼說:"我還不相信生前死後這種三世因果,但我相信現世報."(其實現世報只是世間萬象的一部份而已,有許多是它無法含蓋的,否則怎會怪老天無眼?三世因果是諸佛菩薩羅漢們的見證所言,如果你對這些真正的偉人有起碼的尊重,語態應存保留,否則不是流氓就是幼稚了!)
- Jan 31 Thu 2013 15:19
記事篇 因禍得福
唐代詩人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自放於荒癘悠悠山澤間,從此寄心於佛教,參訪諸禪師,胸中慮慨悉化為文,以貞符一篇最著名,一時南方諸大德之碑銘多出其手,也曾作東海若解一卷,闡釋淨土法門.
- Jan 26 Sat 2013 12:42
記事篇 短暫的人生
人若茫茫然空過一生,壽長未必有意義.反之,壽雖短,卻也可以有精彩的人生.梁武帝的長子蕭統,三歲學孝經與論語,五歲遍讀五經.當上太子後,武帝大興佛教,太子亦深信而受菩薩戒,廣閱諸佛經,深究教旨,其所立之慧義殿還因此降下天人的甘露.太子平斷法獄極為周全,天下皆稱其仁,而他自己二十餘年不著聲伎,屢招文學之士討論典籍,於東宮藏書三萬卷,實晉宋以來之盛事.三十歲那年病逝,朝野莫不惋惜.諡號昭明太子.著有文集二十卷,編撰"古今典誥文言正序十卷""英華集二十卷""文選三十卷"等.
- Jan 19 Sat 2013 08:10
記事篇 弘法橫跨印中韓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