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概念篇 (9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勝論及時論外道認為"時"是實在的,佛教則認為"時"乃假立者,是唯識宗不相應行法之一.時乃有為法,相續遷流,產生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之別,不如無為法與真實相應.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方能相互生存,此即恩之所在.

心存恩念為佛教修行的根本,父母恩與與眾生恩等.

然夫妻與親子的恩愛則妨礙出家修行須斬斷,偈云: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看現實世界只有相對性存在,沒有絕對可言.佛教也就因此不干涉社會法律,不干涉一妻多妻,不干涉離婚,自然也不干涉同性婚姻,連佛教徒要不要受不殺生等五戒都由自己決定.佛教認為只有真理是一個絕對的世界,而絕對的真理也不是佛自己主觀認定的,是人人可去證明的.真正的絕對也就不能相對於現實世界,空與有相對而不相對,所以無以名狀,姑且稱之為"真如"罷了.佛讓你明白累世的過失,慚愧低調都來不及了,怎好意思傲慢?當然也提醒同性戀者稍微低調些,法律可改,但還是檢討自己較好.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釋迦牟尼佛已入滅,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彌勒佛才出世,所以諸經皆言遇佛甚難.又據大智度論卷九載,佛世時舍衛城九億民眾(沒避孕不墮胎,人口自然如此),有三億全然不知佛法.缺少因緣時,雖值佛出世也不能蒙其利益,還不如末法時代的臺灣,不信佛法也知有佛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夫每天吃喝拉撒,揚眉瞬目,卻不知這些生滅作用從何而來,所以說凡夫有用無體.於是佛告訴你佛性真如,本體是不生不滅的,這個值得你花時間來證悟!因此強調真如本體就被稱為如來禪.達摩祖師在中國播下如來禪種子之後,所有被記錄的代代祖師語都是針對已悟如來禪的上根利器說,意思是"你只悟了一半,有體無用,等於死水,還要從體起用才行."因此,祖師禪強調"用"!並非否認真如本體,因為它自不在話下呀!總之,如來禪與祖師禪只是被強調的階段性教學法的不同,教材則完全相同,都是佛法.難道講如來禪的階段大夥兒就不必吃喝拉撒,揚眉瞬目?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世持一二個戒,今世就可為人,卻因以前懶得聽聞佛法,以致難有佛緣,可知佛緣重在佛理的熏習。仁義禮信等戒是做人的基本,人間處處多少都有戒,未必限於哪個圈子。反之,為人只喜歡聽聞佛法,卻疏於持戒者,則淪於護法八部中之鬼或龍,卻必定不離佛緣。最好是二者兼得,既生於人天,且能聞法。最可憐的是二者皆失,淪為惡道,又與佛法無緣。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導弟子觀心,並非世俗的觀心術,也不是禪定所發出的神通之一"他心通".佛教的觀心,是分分秒返照自己的心念,看看是否專注於當下,而不對一事一物起貪嗔慢疑等等,若有,則立刻將念頭收回來.如此不斷地練習下去,日久功深,才真正能自主!起了焦慮,得失心,那便是貪;對人事物缺乏基本的信任,而作多餘的疑慮,那是負面的"疑".佛講的"疑"毒,不包含正面研究的那種"疑"--嚴謹提問;該研究檢討時,專注於此一事,合理地思惟,思畢即了,就是活在當下,就是觀心!因緣如此,來了不必刻意排斥,也不刻意擁有,那才是自由人;刻意掙脫並非自由!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洋哲學對本體的解釋是:"其自身真正存在而與現象對立之存有物."佛的解釋與之有共通性,卻更加細緻而精確.同類用詞有"體性""本性""法性""真如"等.在佛教之前,古印度人認為宇宙之本體為"梵",個人之本體為"我",且主張梵與我之本質相同(梵我一如),這類似中國道家之大宇宙與小宇宙.佛教說"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意指過去現在未來確實存在過,但非永恆存在,而本體無相真如才是恆有.最積極之本體論者,為發揮大乘最高教旨"諸法實相論"之天台宗.天台宗依據法華經與中論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頌文,及大智度論"三智一心得"一語,說明空假中三諦圓融之妙理,藉之揭示諸法本來圓融無礙之體性.並主張吾人若能脫卻迷妄,即可直爾步入法界洞朗之境,體達一切諸法純為實相,實相之外更無別法;法界森羅一一盡是實相,故差別即平等,現象即實體.於大乘佛教中,除天台宗之"諸法實相"外,華嚴宗之"法界緣起",密宗之"六大緣起"等皆同.乃至禪宗諸祖以自家隨拈之語,亦無不同此旨趣.最終,本體與現象並不對立,亦即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小乘佛法說:"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時,不經深思而執泥文字者,就會認為這不是佛法,佛法講"萬有皆空,一切非實"!你必須靜下心想想:當"實有"與"恆有"二者相對並列時,"恆"字就比"實"字真實喔!本體無相,便無生滅,就不無常,因此比之於"恆","實"就非實!此時"實"這個字已意含著"雖有非有",也就是佛講的"空"字!文字的使用,是相對而言,它有靈活性,看情形而言.只不過靈活當不違基本邏輯才是.佛在不同時空所用的詞彙和句法並不相互矛盾,不應輕率視之.當你不尊重佛,不以謙虛的態度研究佛法時,必然不夠專注,而流於武斷與膚淺,不可能有深度的認知!因此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這就是你是否活在當下,一念清淨.活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就叫"三世",不特指生前死後!)一切因緣中,而不受干擾,這就是"正令"!正令,就是當令,好比柿子是秋天當令的水果;鳳梨雖還有,卻已非當令.不當令者,營養與味道便不完美.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真如本覺之內薰作用,意思是除了我們所知道的人為修行外,不假修行,眾生的真如本具清淨心也有自動化功能,會薰習妄染心,使自己不知不識中厭離生死之苦,樂求寂靜涅槃,並且會產生自信,相信自己本具清淨而發心修行.人為之修,還是必要.雖然發心了,但面對累劫的習氣,畢竟是逆水行舟啊!也因為"本覺內薰",畜生道鬼道地獄道眾生於報盡時,自然會提升,直到重新為人!<大乘起信論>稱本覺內薰為"自體相薰習",稱人為修行係"用薰習"(外緣之力).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指自性清淨心(禪心).
眾生心性本來清淨(不是指嬰兒喔!他帶著累世的業障來的).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生心性本來清淨,密無漏洞可使煩惱隨意出入。所謂煩惱指第二念(多餘妄念)。第一念覺知酸甜苦辣都不算煩惱,起貪愛等才算煩惱。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士"指初地以上的大菩薩,並非一般僧人(但佛教人仍應平等尊敬一切僧,因為僧團沒有個人崇拜,真正做到"不迷偶像"的實質意義面,而非表面的不禮佛不禮一切僧!住持是僧團一時的代表,代表佛與僧團,受居士禮拜的機會自然比較多.居士進寺院的那一刻,當然以禮佛禮僧來打招呼呀!難不成一來就橫衝直撞,或當公園閒逛?--不懂的遊客自然不在此限.)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楞嚴經>>卷四中,佛指出"世界"與"眾生""業果",次第遷流,相續不絕.今說明如下:
 
(一) 世界相續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千世界攝毛端  ,  光景昭昭但假觀。
 
空有雙離中道實  ,  笑談今日俗相看。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