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哲學對本體的解釋是:"其自身真正存在而與現象對立之存有物."佛的解釋與之有共通性,卻更加細緻而精確.同類用詞有"體性""本性""法性""真如"等.在佛教之前,古印度人認為宇宙之本體為"梵",個人之本體為"我",且主張梵與我之本質相同(梵我一如),這類似中國道家之大宇宙與小宇宙.佛教說"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意指過去現在未來確實存在過,但非永恆存在,而本體無相真如才是恆有.最積極之本體論者,為發揮大乘最高教旨"諸法實相論"之天台宗.天台宗依據法華經與中論觀:"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之頌文,及大智度論"三智一心得"一語,說明空假中三諦圓融之妙理,藉之揭示諸法本來圓融無礙之體性.並主張吾人若能脫卻迷妄,即可直爾步入法界洞朗之境,體達一切諸法純為實相,實相之外更無別法;法界森羅一一盡是實相,故差別即平等,現象即實體.於大乘佛教中,除天台宗之"諸法實相"外,華嚴宗之"法界緣起",密宗之"六大緣起"等皆同.乃至禪宗諸祖以自家隨拈之語,亦無不同此旨趣.最終,本體與現象並不對立,亦即心經所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小乘佛法說:"三世實有,法體恆有"時,不經深思而執泥文字者,就會認為這不是佛法,佛法講"萬有皆空,一切非實"!你必須靜下心想想:當"實有"與"恆有"二者相對並列時,"恆"字就比"實"字真實喔!本體無相,便無生滅,就不無常,因此比之於"恆","實"就非實!此時"實"這個字已意含著"雖有非有",也就是佛講的"空"字!文字的使用,是相對而言,它有靈活性,看情形而言.只不過靈活當不違基本邏輯才是.佛在不同時空所用的詞彙和句法並不相互矛盾,不應輕率視之.當你不尊重佛,不以謙虛的態度研究佛法時,必然不夠專注,而流於武斷與膚淺,不可能有深度的認知!因此自己的心態非常重要!這就是你是否活在當下,一念清淨.活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就叫"三世",不特指生前死後!)一切因緣中,而不受干擾,這就是"正令"!正令,就是當令,好比柿子是秋天當令的水果;鳳梨雖還有,卻已非當令.不當令者,營養與味道便不完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