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第一本課外讀物,書名叫做《世界歷史名人故事》,是幾十位歷史名人的短篇傳記,讀來興味濃厚,其中有多篇記載孔子與門人互動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中學時,除了國文和「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就比較沒有再接觸這類典籍了。
長大就讀教育系所,從現代教育學、心理輔導學的論著中,發現許多有名的大師與學派,闡述的理念與中國的舊經典--例如四書五經,有著高度的契合,除了在重溫典籍時,興起對聖賢的敬意,也對於周圍大眾,少有重視經典的現象感到惋惜。
丹尼爾‧高曼:「就整體來說,心理治療著重在意識的內容。」(《心智科學》p.164)阿德勒:「病人只要對事物有正確的看法和了解,他的行為就不會出錯。」(《心理輔導的藝術》p.145)Rollo May:「對真理的領悟的確含有將真理付諸實現的動力。」(出處同前)「理情治療學派」也認為:「人不被事物所困擾而是被他對事物的看法所困擾。」綜合這幾些大師與學派的論點來看,「起心動念」正是心理治療的核心。那麼經典又怎麼說?
l 「君子懐德,小人懐土。君子懐刑,小人懐惠。」(君子念茲在茲的是美德、刑法,小人則常念及產業和恩惠。)
l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所了解的在義,小人所了解的在利。)
因為君子與小人的起心動念不同,所以孔子認為他們的果報也不同:
l 「放於利而行,多怨。」(作事一味求利,必招致怨恨。)
l 「德不孤,必有鄰。」(有德者不會孤立,必定有人來親近他。)
針對有志學道的人,孔子的看法是:
l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專心求道的讀書人,如果以穿不好、吃不好為恥的話,那就不足以和他討論道了。)
對於自我起心動念的要求,聖人是期許甚深的,孔子曾感嘆:「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唉!我還沒見過能自己發現過失,而內心自我責備的人。語出《公冶長》篇。)這樣的感嘆,正呼應了二千餘年後,諸多心理學大師與學派所鼓吹的心理輔導理念。
古代聖賢言語,字字珠璣而言簡義賅,現代人若能重新體察,同時遵行不渝,所謂「吾日三省吾身」、「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無終食之間違仁」,長此以往,心靈不斷提升與淨化,相信正是在紛擾的現代工商業社會中,成就精神健康的可行之道,這樣的境界,不禁令人想到司馬遷的話:「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