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宏(鮮卑人,後改姓元),為中興北魏之英主。
即位之初,由馮太后(漢人)輔政,實行班祿制、均田制等經濟政策。親政之後,致力於漢化運動,促進胡漢二族融和;禁止胡服、胡語,並將首都由平城(山西大同)遷至洛陽。孝文帝篤信佛法,嘗偕太后至五臺、雲岡等地聽沙門開示;於少室山創建禪寺(少林寺),請佛陀禪師住寺(音譯佛陀本意即是「佛」字,非特指釋迦牟尼佛。又人皆未來佛,故不避諱此名號。)並於寺內設立譯經所;又繼承其祖文成帝,開鑿雲岡石窟,直至遷都為止。太和十九年,至徐州白塔寺禮請當世高僧道登和尚講說<成實論>;後允太子拓跋興捨棄王位之繼承,而落髮於嵩嶽寺(由這一點可證明:皇帝信佛,未必出於政治考量,乃真學佛者,否則不可能允許太子出家。)二十一年,曾為譯經法師鳩摩羅什造塔,以追慕其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