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我國及日本有許多佛教詩人.佛陀自身即是一位傑出詩人,如法句經全以詩偈構成.佛陀弟子大多能作詩,常以詩歌唱詠心境,有長老偈、長老尼偈.最著名的有羅漢鵬耆舍比丘,常即興詠詩贊佛及羅漢,<<增一阿含經>>佛云:"我聲聞中第一比丘,(中略),能造偈頌嘆如來德,所謂鵬耆舍比丘是."
大乘佛教更具濃厚文學性格.以詩作撰寫之經典甚豐,其中馬鳴和尚為代表人物,所著<佛所行贊>即以詩歌敘述佛陀之傳記.馬鳴另一名著<孫陀利難陀詩>則是以佛的異母弟難陀及其妻孫陀利為題材所作之美麗敘事詩(夫妻倆後來都出家,此詩獨具清雅哀婉的風格.)其後,馬鳴學派詩人摩至里制吒作有四百讚與一百五十讚佛頌,此兩篇迄今受到全印度詩人的讚美,我國求法僧義淨大師於其<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云:"西方造讚頌者,莫不咸同祖習,無著、世親菩薩悉皆仰止.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既誦得五戒十戒,即須先教誦斯二讚.無問大小乘,咸同遵此."至四世紀時,聖勇比丘(馬鳴派詩人)以佛陀本生故事為題材作頌.西元1040年頃,詩人克薛門特羅比丘作<譬喻集>.
在中國,唐代詩人王維與白居易等留傳極多佛教詩.此外,天台山國清寺寒巖中奇僧寒山,有寒山詩三卷.至宋代,禪僧輩出,傑出之禪詩,不勝枚舉,如<碧巖錄>.其中雪竇禪師的詩格被讚為具翰林學士之風,如:
三界無法,
何處求心?
白雲為蓋,
流泉作琴。
一曲兩曲無人會,
雨過夜塘秋水深。
(此詩深得蘇東坡佳評)
另如天童如淨禪師之風鈴頌:
渾身是口掛虛空,
不問東西南北風。
一等為他談般若,
滴丁東了滴丁東。
(我個人很喜歡此首.表面看來頗俗白,實則不易!它完全表達了開悟者"通身是口"的真如境界,卻又精準地詠物.二者兼具,極為自然而不勉強.)
日本江戶時代有曹洞宗良寬和尚,既長於和歌,亦擅於漢詩.其病起詩有"人命如似桃花,人生如江河"的譬喻,曰:
身寥寥, 耽枕衾,
夢魂幾回逐勝游.
今朝病起立江上,
無限桃花逐水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