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賢愚經>>卷十三第五十九品
佛在羅閱城闍屈山時,城裡有大富長者子名婆世躓。母親懷他時,受胎兒福德影響由原本的木訥,轉為口齒伶俐。孩子長大後,自然是辯才無礙。一天,和朋友們出遊,在戲場看上長相秀麗的戲班女兒。回家後,他立即向父母表示要求親。父母說:「他們是賤民,與我們門戶不當,如何成婚?」婆世躓苦苦哀求,軟硬兼施,父母終於派人前去提親。但女方也因背景相差而拒絕。婆世躓不死心,一再表示誠意,最後女方父親就提出條件說:「如果你願意向我學習種種把戲,並且於國王面前成功演出,就答應這婚事。」婆世躓下定決心來到戲班,不辭勞苦,當起學徒。
學成後,開始在王宮上演空中走索。不料,輪到他走繩時,王剛好暫時離座,沒看見。為了遵守承諾,班主認為他必須重來一遍。可是,當他再度上索時,氣已衰竭,中途眼看就要跌落那時,目連尊者飛來對他說:「你此刻寧可保全生命出家學道呢?還是寧可為女人而喪命?」他馬上答:「我願保住身命,不要女人了!」於是尊者身立即化成平地,讓他踏著,安全著地。慶幸之餘,婆世躓隨尊者來到佛前拜見。佛為他廣說妙法,長者子已證得初果,並求出家。出家後,專精禪思而進得四果。阿難尊者請佛開示婆世躓為何如此聰辯,卻迷戀此女;又為何與目連尊者有緣?佛說如下──
無量劫以前,有位長者,初獲貴子,長相端正無比。此時,有人從海外帶來一個大鳥蛋獻給長者。後來,鳥蛋孵出羽毛異常光潤的鳥兒,長者很喜歡牠,就送給兒子當玩伴,形影不離。長者子常騎在鳥背,鳥兒就載他到處遊玩。長大後,一回,聽說鄰國王宮請來戲班演出,他就騎著鳥看戲去。到達現場,鳥先停在樹上,當長者子沿著樹幹抵達地面那一刻,剛好與公主瞧個正著。兩人一見鍾情,男歡女愛,就在林中求情了。二人共交之事被王知道,派人來當場問斬。他對來者說:「不勞你費力,我這就自個兒爬到樹上投地好了。」不料,一上去就不見人了!原來鳥兒載著他飛走了!長者子正是今世的婆世躓,而那隻鳥就是目連尊者的前身。當時因貪女色被困而得此鳥拯救,今世又舊戲重演。不過,鳥兒早成了尊者,貪色子也終於修成。至於今世所迷戀的戲班女,正是過去的那位公主。至於婆世躓辯才無礙的由來,則另有故事:
久遠以前,有一世他曾施飯供養一位獨覺大士,並請大士說法。大士說:「我不會說法。」就現個神通給他看,當場消失。那時他心裡想:「此僧神通廣大,雖使我因此相信修行一事;但不能說法,卻無法進一步教導我呀!我希望將來得遇見更勝者,開示法義無窮無盡,教授方法,使我也能成道。」
由於當初這個願力,婆世躓今世聰辯過人,並且遇佛而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