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雍也第六中,有一段話: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一般人對於禮教的印象,好像是很嚴肅的,而且和快樂扯不上邊,但這個印象應該是錯誤的,因為君子自有其快樂之道。

 

        且先看看洪蘭教授所提過的快樂三要素:

引發的原因(分泌多巴胺)。

杏仁核不能活化(因其掌負面情緒)。

ƒ必須有意義(前額葉活化),例如有些富人因缺乏此項而成為憂鬱症患者。

     

        其第一、第二項正是一體的兩面,可以合併來看。

       

        首先,君子凡事反求諸己,《論語‧衛靈公》中,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又,《論語‧里仁》篇中孔子也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如此一來,因為不會怨天尤人,所以引發負面思考的機會少了,則快樂有較大的機會被引發出來。

 

        另外,君子對於情緒的管理,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例如在《論語‧八佾》中,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我們看到了聖人對於哀樂表現的尺度;而在《論語‧述而》,描述孔子退朝之後的景況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大意是說孔子在家閑居的時候,儀態舒展自如,神色和樂喜悅。)也可以看到聖人家居生活的優雅自在。

 

        再來,既學為聖賢,透過類似曾子「三省吾身」的反省與自我激勵的過程,君子不斷地反覆聚焦,以聖賢為己任,如同在孟子》中見到的:「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準此,則君子之所求必然是有意義的,同時在大腦的前額葉,也因而活化了,成為快樂的重要因素。

 

        在《腦內革命》這本書中,作者春山茂雄醫師提到有一條A10(快感)神經,這條神經連接了主管食色之樂的大腦內層原始腦,與外層的前額頁高級腦;A10神經使得我們從事有意義的事情時,也會得到快樂,而且沒有食色之樂的諸多副作用,這是腦神經科學對於精神之樂所提出的有力證據。春山茂雄醫師繼續寫道:「無論懷抱多麼崇高的理想,如果到最後得不到快樂,就不能貫徹下去。」還有,「在進行的艱難苦事或忍耐努力當中,一定有其意義與價值,同時也有讓人心情愉快的過程。」難怪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流的運動選手、棋王等菁英,他們非常能夠自我激勵,使自己能接受嚴苛的長期訓練(詳見EQ);原來這些菁英能夠專注於艱苦訓練背後的意義,不僅是最後苦盡甘來,連其過程都充滿了趣味與價值感。

 

        通過了以上的探索,也許對《雍也》篇中對於君子之樂的記載,會有不同的感受: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觀察其引發的原因與不能活化的杏仁核反應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但在此,君子並沒有負面思考。

        再者,「回也不改其樂」表現在先前提到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當然對君子來說是「有意義」的。

   

        君子想必不是為了個人的快樂才希聖希賢,但最後,路愈走愈光明,成就了君子之樂。總之,「皇天不負苦心人」,這是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

 

版主回應:

"有意義"是快樂的關鍵!修道亦如此,先苦後甜,禪悅為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