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鄭捷的腦神經迴路可能失調,應進一步檢查試用荷爾蒙等療法.)

《孟子公孫丑》: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孟子認為每個人都對別人所受到的傷害或痛苦感到不忍。

        以幼童即將跌入井中為例,眼見那種緊急的情境,產生的驚恐與不忍,是直接產生的同情,而不是因為和小孩的父母有交情,或是先評估了救人之後所帶來的好名聲,乃至於不喜歡那樣的聲音才引起的。

        由此,孟子歸納結論:「沒有惻隱之心,不能稱之為人;惻隱之心,是仁德的開端。」

 

        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是個亂世,各國互相征伐不已,孔子之道沒能夠發揚,孟子以繼承孔子學說為己任,對於延續儒家法脈,可謂貢獻卓著!

 

        然而,孔孟之道,決不只是一套空洞的言說哲學,而是具體的立身處世原則。以「惻隱之心」來說,現代的腦神經科學家發現了一組稱之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特別細胞,在觀看別人進行相同舉動時,同一批神經元也跟著活化起來,而能夠體會到別人的感受(科學人雜誌200612月號)。

 

        丹尼爾‧高曼在《SQ》致中文版讀者序(p.17~18)中也提到: 

 

我在本書中引述中國哲人孟子的話,他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道出今日科學界的發現:心智會讓我們自然感受到別人的痛苦,並且興起幫助他們的念頭。尤其是在我們與當事人實地相處時,感受會格外強烈,大腦的人際關係迴路將對方的痛苦原原本本傳送過來,化為我們自身的痛苦。然而,就社會整體而言,真正的考驗在於如何對待受苦的人:他們得到的是視而不見,還是關愛照顧? 

 

        儒家以人人本具的良知良能入手,繼而展開學問的追求,終能成為「文質彬彬」的君子;這也是子夏和孔子討論《詩經》中「繪事后素」的主旨。難怪我們在《論語》中,常常看到孔門對弟子有這樣的基本要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兩段皆出自《論語學而》)

 

    以良知良能入手,發揮了惻隱之心,孟子稱之為「仁之端也」,這在儒家來說,算是入門求學的第一課,卻也是最重要的一課,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也就是這個意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