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
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誰無念 誰無生
誰無念,念皆真,若了眞眞未出塵,
到岸捨舟常式事,何須更問渡頭人。
誰無生,生是妄,妄起無根即實相,
一夜曹溪水逆流,平人無限隨波浪。
六祖於壇經定慧品云:「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爲宗。」無念, 是禪門直截根源的無上大法,一般學人卻往往誤解其義,造作一個空洞的境界。究竟如何?「無念者,於念而無念。」此爲六祖扼要的解釋。接著又言:「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爲大錯。」有滅就有生,有生就有滅,一旦落於造作,落於相對,必然逃不過生死。修禪定也是如此,和尙常提示:「修出來的定會失去!」 有成必有壞。三界天人,其壽命等殊勝的果報;何以層層增上?四王、忉利因地單修十善,享受著善法的果報;夜摩以上兼修十善及禪定,愈上則定力愈深。他化自在天以下是欲界定,色界天以上則開始入四禪八定。然而,就連有數萬劫長壽的無色界天, 其壽命也終有盡。當天人即將命終時,就會自然而然「不樂入禪」。足見修成的定, 終會失去。至於色界天當中的無想天,就是外道修「百物不思」的無想定所成,其缺漏就不只是命盡失定而已,根深蒂固的錯誤知見才是致命傷。因此,無想與無念的法門不可混同。
古德云:「所謂觀無念者,即念無念,即生無生,即滅無滅。了此現前一念之心, 本無自性,當處便寂,纖塵不立,不可言無。」古人進一步指明如何修此無法之法。 即此無此,即彼無彼,也就是和尙常言:「做什麼不作什麼想」生不作生想,滅不作滅想,因此誰無生?和尙又說:「要達到無念必須破我執,清明本心現前,才有辦法無念。」
若實無生無不生
若實無生無不生,生生豈與無生異,
無不生時一物無,欲識無生萬法是。
根據以上,我們可以明白,永嘉大師證道之後爲何作如此之申明:「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落滿了塵埃的心鏡,已恢復了清楚明白的本來面目,那麼就該剖析一番,指示後人一個入處。所剖析的就是接下來這一句———無念與無生的道理。誰說無念是如此?誰說無生是無?大師如此加強語氣來表明問題的重要,指示後人:千萬別落於「邊見」,別落於「法縛」(參見壇經般若品)。
不僅天人的定會失去,就連入滅的聲聞聖人,入滅最長八萬大劫也總有期限,期限一到就要出來。因爲,心念造作出來的「無生」與「生」成了相對的二個境界,也就勢必隨著微細的心念,交替流動於二邊。大乘證道境界的無生則是「本自無生,今亦無滅」(壇經宣詔品),無生與生並非二分。如中論偈頌(擇要):
此生若未生 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生已何用生(未生時與生何干?而若是已生也就不用生了,故無生。)
法已滅不滅 未滅亦不滅
滅時亦不滅 無生何有滅(過去現在未來都找不著「滅」,每個當下又是無不生。)
無滅即無不生,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執於無生者必落斷滅見,成不了佛。南宋朱夫子所註的大學,有言:「及至用力之久, 一旦豁然貫通,則事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說的也是無不生的體驗。
喚取機關木人問 求佛施功早晚成
喚取機關木人問,此理從來不屬知,
若謂無知是真道,秋風台殿黍離離。
求佛施功早晚成,無證無修功自久,
看取虛空滿目前,豈容捉搦隨人手。
生與滅皆是虚妄,而具有生滅二相(或言生住滅三相或生住異滅四相)的,就是所謂的有爲法(雜阿含二九三經)。經論告訴我們,佛說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隨眾生因緣而說,佛並不著於所說的一切法,然而,眾生卻如和尙言「說什麼就執著什麼」,一執著就成了有爲法,在修行上也同樣跳不出有為法的窠臼。於是,永嘉大師接著說「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機關木人」指的正是有為法,智論卷卅六有云「一切有為法皆是作法,無有定。譬如木人,種種機關、木楔和合,故能動作,無有實事,是名有為法」。又大師出生於浙江,在這裡他用了浙江一帶的俗話 「早晚成」,意思是「何時成?」。因緣和合而成的木頭人,緣生非實,無自性,就算求佛加持或教他種種法門,也成不了佛。同理,四大和合的人身也是虛妄生滅的,在身體上用功或執著法,是成不了佛的。因此,證道歌下一句就直接說出「放四大,莫把捉」。眾生執著生滅的東西爲實,就成了有爲。所以,修行至少要先明白實相理,才不會生生世世一直停留在生滅、有爲、邊見上,佛也拿你沒辦法。
如何照見有為法非實?中論觀三相品指出,若說生住滅三相構成有爲法,那麼,我們來剖析這三相究竟存在嗎?將生住滅一一分開來思惟,各相是有為呢?是無爲呢?若是有爲,則各相本身應該又分別具有生住滅三相。那麼,生相當中怎可同時有住滅相?生當中又有住及滅,則生相就不成生相,互相矛盾。同理,住滅也不能具有三相。因此,生住滅各相非有爲。反之,各相若是無爲,那麼無爲怎能構成有為法呢? 因此,生住滅各相又非無爲。如此說來,生滅的有無本身是虛妄不實的,那麼執著有爲無爲,也就「皆非實義」。偈頌云(擇要):
若生是有為 則應有三相
若生是無為 何名有為相(二者皆矛盾)
三相若聚散 不能有所相
云何於一處 一時有三相
(三相若各自分散則成不了相,三相同時聚一處又矛盾。)
生住道不成 故無有有為
有為法無故 何得有無為
永嘉大師引「木人」的譬喻,廣義在指點後人,使認清一切有爲非實;狹義則指外道無想定有如木頭一般,佛性何在?我們若是不想成為佛門外道,就得時時照見有無皆非實。緣生的一切,本身就屬虛妄,如中論偈頌:
若果從緣生 是緣無自性
從無自性生 何得從緣生
因緣無自性,果從何而生?一切的存在,法爾如是,何用分別生或無生?離四句方是實相,行人不可不慎。
結 語
宗鏡錄云:「所謂無念者,即念而無念,以念無自性,緣起即空。又緣起者,皆是真性中緣起,豈屬有無,乃至即生無生,即滅無滅亦復如是。寶藏論云;若言其生,無狀無形,若言其滅,今古常靈。華嚴疏云:生之無生,真性湛然,無生之生,業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是常見;離生求無生,即是斷見,皆不達實相無生無滅之理。若正了無生,則無生無不生,豈定執有生無生之二見乎。所以云: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若以息念歸無念,如同寒木死灰,與木人何別,豈有成佛之期耶。斯乃尙未知即念而無念,寧知一念圓頓乎。」 宗鏡錄此文言之甚明。學人未知即念的當下不起第二念,是無念的真實義,更何況念當中既頓又圓的道理,則無從體驗而知。因此,證道歌後文,大師強調「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又云「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百丈道恆禪師有一回開示道:「兀然無事坐,何曾有人喚。設有人喚,上座應他好,不應他好?若應他,阿誰喚上座。若不應他,又不患聾也。三世體空,且不是木頭也。」無事、無念與無生,並非木頭,學人當確立此一知見。和尙言:「無念是沒有妄念,不是連正念都沒有。」
馬鳴菩薩於《起信論》如此勸修:雖念,無能念可念。不滅念,以離斷見;念即無念,以離常見。不落斷常,即隨順中道之方便觀,久觀純熟就得以離妄念。此實爲 無念真理,實為正觀,也就是老和尙倡導之中道實相觀。《四十二章經》佛言:吾法念無念念。修行,於因地知見,是差之毫釐,失之須臾。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