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證道歌淺釋(一)

 

第一講

    君不見!
    絕學無爲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釋  題

    永嘉,是浙江省的一個縣名。證道歌的作者是永嘉大師,法號爲玄覺,出生於永嘉縣,依中國禮俗,晚輩對長輩不直稱呼其法號,通常以出生地名或其住持本山山名代替,如百丈禪師,百丈爲本山名。永嘉大師是盛唐時候的人,出家後遍覽三藏,學天台宗之教理與止觀。後因讀維摩經發明心地,又得左谿朗禪師激勵,與東陽策禪師同詣曹溪。到了曹溪參訪六祖,初見面並未頂禮六祖,只振錫而遠三匝,卓然站立。六祖說: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師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祖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師曰: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祖說:如是,如是!

于時大眾無不愕然。師方具威儀參禮,須臾告辭。

祖曰:返太速乎?

師曰:本自非動,豈有速邪?

祖曰:誰知非動?

師曰:仁者自生分別。

祖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師曰:無生豈有意邪?

祖曰:無意誰當分別?

師曰:分別亦非意。

祖嘆曰:善哉 !善哉!少留一宿。

時謂一宿覺。

大師翌日下山,回溫州,學者輻湊,著證道歌一首,及禪宗悟修圓旨,自淺至深。有 慶州刺史魏靖緝而序之,成十篇,目爲永嘉集。

    證道,證是能證,道是所證。證,是有證據的,而修道的人是親自見道爲證。道 是什麼?在不同的宗教有其不同的道,單就佛法所常言及者,定義也因大小乘而有所 不同。嚴格說來,無論三乘或一乘道,其共同點就是必須親自走過才算是道,例如佛 在世時,曾指責阿難,學慧不學道。有能證的人和所證的道,還是在修道過程,真正 證道就沒有能與所的對立,唯識學上稱爲能所合一。永嘉大師經六祖印證是悟道的人, 證道歌可以說是大師走過的道,也是他的心路歷程。從歌詞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師的 悲、智、願、行、惟其證道,才有如此的大悲、大智、大願、大行。

 

 

釋  文

君不見 絕學無爲閒道人

    永嘉大師尊稱學人爲「君」,首先提示學人,何爲道的本體,禪的本體?「君不 見」一詞相似現代的口頭語「您知道嗎?」

    黃檗禪師云: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龐居士偈曰:日用無別事,唯吾自悠閒,頭頭非取捨,事事勿乖張。

    廣州通禪師是百丈禪師的法嗣,從小沈默寡言,人稱呼他不語通。於百丈下頓釋 疑情後,有一回,人問:「您是禪師嗎?」他開門見山,直顯道體云:「貧道不會學禪。」其義同於永嘉大師的「絕學無為」。

    睦州陳尊宿,是黃檗禪師法嗣,出生時家中紅光滿室,祥雲蓋空,好多天才散。有一天,尊宿對寺裡大眾云:「老僧在此住持,不曾見個無事人到來。」此外,趙州和尙也直言道:「佛法在甚麼處?千人萬人盡是覓佛漢子,於中覓一個道人無。」祖師們都在等個無事人,閒道人。

    三祖信心銘有句「智者無爲,愚人自縛」。何以愚?因爲萬法本無生。因此慧忠國師云:萬法本閑而人自鬧。布袋和尚云:騰騰自在無所爲,閑閑究竟出家兒。又云: 智者祗明無學地。由此可知,絕學、無學、無爲都是同義詞。

    關於道人,百丈及楚南禪師的解釋更明白。百丈云:「對一切境,心無靜亂,不攝不散,透過一切聲色,無有滯礙,名爲道人。」有人問楚南禪師;「如何是易?」 師云:「著衣喫飯,不用讀經看教,不用行道禮拜,燒身煉頂,豈不易邪?」到此境界的道人,才有本事可以要看不看、要禮不禮皆任心。



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

    不除妄想不求真,真妄都如鏡裡塵,
    打破虛空光影斷,此時方見本來人。
    無明實性即佛性,兩處由來強立名,
    四海晏清時雨足,不勞野老賀升平。(古頌)



    圓覺經,佛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前半說的是不除妄想,後半說的是不求真。學人若是要了知,更要辨真實,就如同佛在楞嚴經所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有人問:「十二時中如何降伏其心?」於趙州座下開悟的奉禪師答,「敲冰求火, 論劫不逢。」學人若是一味以幻修幻,以安止妄,就如同敲冰求火,敲再久也找不著 火。一切法門,最後還是要歸不除不求才是。

    煩惱是無明,菩提是佛性,色身是幻化空身,真如是法身。而真與妄、佛性與無明、法身與色身,二者實性無別。雍正皇帝是位開悟的道人,他會針對臨濟祖師的「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四句料簡,說道: 「譬如天之春夏秋冬,地之東西南北,人之生老病死,日之子午卯酉,月之晦朔弦望也,且道孰有孰無?孰真孰妄?本是以有顯無,以無顯有,二既不無有,四何得有無? 有無尙見不立,真妄從何而分?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佛性法身何可貴?無明空身何可賤?一生取捨即生真妄,真妄一生,有無繼起生死隨之。」

    趙州云:「佛是煩惱,煩惱是佛」說的是煩惱即菩提。若不明白,曹洞宗祖師曹山禪師有個公案挺清楚。
    僧問:「古人曰:『吾有大病,非世所醫』生的是何病?」
    山答:「我們不得的病。」「一切眾生若病,即非眾生。」
    問:「諸佛有此病否?」
    山答:「有。」
    問:「既有,爲什麼不有病現?」
    山答:「爲伊惺惺。」

    這個公案使我們更明白和尙常指示的無明本具、佛性本具,二者並不矛盾。惺惺即清楚明白,只要保持惺惺寂寂,無明便不起,所以說無明實性即佛性。

    世尊於大涅槃經,也有開示此理,佛云:有智之人應當分別,人中師子雖有去來, 常住無變。若言無明因緣諸行,凡夫之人聞已,分別生二法想。明與無明,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諸行因緣識者,凡夫謂二,行之與識,智者了達 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若言十善十惡,可作不可作,善道惡道,白法黑法, 凡夫謂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壇經有個公案,志道禪師覽涅槃經十餘載,未明大意,請六祖垂誨,

    祖曰:「汝何處未了?」

    對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於此疑惑。」

    祖曰:「汝作麼生疑?」

    對曰:「一切眾生皆有二身,謂色身、法身也。色身無常,有生有滅;法身有常, 無知無覺。經云:『生滅滅已,寂滅爲樂』者,未審是何身寂滅?何身受樂?若色身者,色身滅時,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樂。若法身 寂滅,即同草木瓦石,誰當受樂?(後略)」

    祖曰:「汝是釋子,何習外道斷常邪見,而議最上乘法?據汝所解,即色身外, 別有法身,離生滅求於寂滅。」就此,六祖下個結論: 常應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

    僧問趙州:「承師有言,世界壞時,此性不壞。如何是此性?」

    師答:「四大五陰。」

    又問:「此猶是壞底,如何是此性?」

    師答:「四大五陰。」

    趙州老人回答得乾淨俐落,肯定色身即法身。此性即法性、法性身、法身。

    僧問大安禪師(百丈法嗣):「離卻五蘊,如何是本來身?」

    師曰:「地水火風、受想行識。」

    僧曰:「這個是五蘊。」

    師曰:「這個異五蘊。」

    僧曰:「此陰已謝,彼未生時如何?」

    師曰:「此陰未謝,哪個是大德?」

    僧曰:「不會。」

    師曰:「若會此陰,便明彼陰。」

    學人若是當下不起分別即是法身,法身是本來身,不離五陰身(五蘊身、幻化空身、色身)。

    慧忠國師問僧:「南方知識以何法示人?」

    僧曰:「南方知識,祗道一朝風火散後,如蛇退皮,如龍換骨。本爾真性,宛然 無壞。」

    師曰:「苦哉!苦哉!南方知識說法,半生半滅。」

    僧曰:「南方知識即如是,未審和尙此間說何法?」

    師曰:「我此間身心一如,身外無餘。」

    僧曰:「和尙何得將泡幻之身同於法體?」

    師曰:「你爲甚麼入於邪道?」

    僧曰:「甚麼處是某甲入於邪道處?」

    師曰:「不見教中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有一回,施主施裩,藥山提起示眾曰:
    「法身還具四大也無?有人道得,與他一腰裩。」

    智頭陀曰:「性地非空,空非性地,此是地大,三大亦然。」

    山曰:「與汝一腰裩。」
    法性空非頑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離四大。如長沙和尙道:「若人見幻本來真,是則名爲見佛人。」也就是說,照見幻化空身即法身的是見佛人。見佛,見的是法身佛。

 


法身覺了無一物

    法身覺了無一物,瑩若晴空絕點霞,
    因憶靈山當日事,攜節春徑踏殘花。(古頌)



    讓禪師尙在六祖座下時,有一天六祖問他:「什麼物恁麼來?」師未悟而不答。 經過八年,忽然有回省悟了,就向六祖道:「說似一物即不中。」這是師親證的境界,得來不易。「恁麼來」指當下證真如法身,能所雙泯的境界,正是法身覺了無一物。

    僧問馬祖道一禪師:「和尙爲甚麼說即心即佛?」
  
    師曰:「爲止小兒啼。」

    僧問:「啼止時如何?」

    師曰:「非心非佛。」

    僧問:「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

    師曰:「向伊道不是物。」

    白居易問惟寬禪師(馬祖法嗣):「垢即不可念,淨無念可乎?」

    師曰:「如人眼睛上,一物不可住。金屑雖珍寶,在眼亦為病。」

    誠如金剛經言: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惟則禪師初謁忠禪師,大悟玄旨,乃曰:「天地無物也,物我無物也。雖無物也, 而未嘗無物也。如此,則聖人如影,百姓如夢,孰為死生哉?至人以是能獨照,能爲萬物主,吾知之矣。」法性也就是金剛般若性,所以龐居士言「金剛般若性外絕一纖塵」學人就此可明了和尙開示的「中道實相觀,是不落任何一點境界的」亦即無一物。

    那麼有一物又是如何的情狀?壇經裡,有位專誦法華的法達法師,他參拜六祖時, 頭不碰至地。祖訶責他「禮不投地,何如不禮!汝心中必有一物。」這一物就是他自以爲念了三千部法華經,有了成就。

    大顛禪師未悟時,問石頭禪師:「古人云,道有,道無俱是謗,請師除。」師曰: 「一物亦無,除個甚麼?」大顛請師除疑,師當下示其入處,當下去會得無一物,不隨其問題打轉。有無俱遣,本是中道義,若只是知並未親證。因此禪師不說義理,直截根源要學人親證。

 


本源自性天真佛

    佛云:「識心達本,名曰沙門。」識心達本究竟說來,其義爲明心見性。出家修行旨在達本源,見自性,成法身佛。法身佛就是宗門所言之天真佛。古人問:直了此心是佛,更用八相成道否?祖師答:若了此心即是天真佛,不說成與不成。圓覺經, 佛云: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

    忠國師問紫璘供奉:「佛是甚麼義?」

    奉曰:「是覺義。」

    師曰:「佛會迷否?」

    奉曰:「不會迷。」

    師曰:「用覺作麼?」

    如同老和尙常言道:「不迷就是悟。」覺悟與迷惑是二邊,覺即落一邊。

    於百丈座下悟道的大安禪師與雪峰禪師常有往來。有一天,雪峰得一木,形似蛇, 就在木頭上題字:「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給大安禪師,師接到時說了一句:「本色住山人,且無刀斧痕。」此外,黃檗禪師會用一句話激一僧人曰:「將謂是本色衲僧,元來只是義學沙門。」本色衲僧,同於本色住山人,是實修實證的僧人,一旦證悟就是本源自性天真佛。義學沙門,是僅學教理的教下僧人。

    關於「本源」,通宗而偏教的圭峰宗密禪師有詳實的界定。師云:「源者,是一切眾生本覺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若直論本性,即非真非妄,無背無合, 無定無亂,誰言禪乎?」又云「亦是眾生迷悟之源,故名如來藏藏識」(引自楞伽) 「亦是諸佛萬德之源,故名佛性」(引自涅槃)「亦是菩薩萬行之源,故名心地」(引自梵網)

    天真佛,宗下又稱無位真人。雍正有云:「要識無位真人,須從有位中會。譬如一人不住東西南北四位,立在這裡,若東望此人則謂西;西望此人,則謂東;南北亦然。」一位都不住,卻處處皆是。

    六祖臨歸寂,婆心付囑,留一自性真佛偈: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 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 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 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當來圓滿真無窮

    婬性本是淨性因 除婬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 見性剎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 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 不知何處擬求具

    若能心中自見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 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 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 不作此見大悠悠

 

 

五陰淨雲空去來 三毒水泡虛出沒

    五陰淨雲空去來,英英似有還非實,西風一陣揚無蹤,萬里山河共晴日。 三毒水泡虛出沒,起滅無蹤不可窮,勿謂水泡名相異,千波萬浪盡朝宗。(古頌)

    前言「幻化空身即法身」,今續明此五陰色身如浮雲般來來去去,虛空則不動聲色。法身如虛空,隨五陰色身去來而無礙,是空去來。唐順宗問:「『法身等虛空, 常住無心處』如何?」如滿禪師曰:「佛從無爲來,滅向無爲去」「來爲眾生來,去爲眾生去」。

    大梅禪師有一天突然對徒眾云:「來莫可抑,往莫可追。」當時從容間,聽到鼯鼠聲,師又云:「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諸人,善自護持,吾今逝矣。」言訖示滅。
永明壽禪師讚曰:「師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後示徒,物非他物。窮萬法源,徹千聖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沒?」三毒水泡虛出沒,「這個」何妨出沒於見聞覺知?如起信論之波浪動相比喻無明而真心如水不因波浪起滅而有增減,離開無明波浪、三毒水泡,也就找不著真心海水。

    智論云:「色如聚沫,受如泡,想如野馬」「但於五眾取相故,計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爲癡。三毒爲一切煩惱之根本,悉由吾我。」龍樹菩薩於此說明五陰生三毒之理。又云「初取相故名想眾,因吾我起結使及諸善行是名行眾,於想行眾中求我不可得。何以故?是諸法皆從因緣生,悉是作法而不牢固,無實我法行。」 菩薩又指出這五陰三毒皆空,但誑惑於眼而已。菩薩也常引用佛陀教示之四無生偈, 導學人照見諸法無生為空相。例如起瞋心時,即思惟,瞋心是從我心生呢?是外境生出?若從我心生,它應時時在我心中,何以時有時無?可見不是自生。若從境生,那 與我何干?為何我會瞋恚?因此也非他境生。那麼心與境配合而生如何?眾生既視心與境爲二,二者如米與石放在一起煮不出飯來,故不共生。那麼找不出原因,是無因 生嗎?無因就無果,明明有瞋心在,故非無因生。以上皆非,是故說無生。有生則有因有果,然皆幻化,是妄有能所而生。而能(心)與所(境)如上分析,無一是實, 因此是空去來一番,虛出沒一場。

    古德云:「學道不必將心求悟,但於一切煩惱境界透得過,便是悟處。」照見三毒煩惱實性爲空性,就透過煩惱境界了。老和尙於中台山講解「始終心要」時,開示道:「不只三毒見思惑,連塵沙、無明惑都不是實在的,乃體上之虛妄也。若將三惑當成真就糟了,三惑只是心體上現出的幻影,是夢境。但,虛妄不是沒有,只是不要執著。」

 


結  語

    永嘉證道歌雖屬文字,已落臨濟第二句,所謂「妙解豈容無著問」;然它畢竟直顯臨濟第一句之真佛,而不落第三句之方便,因此歌詞首先就開宗明義。古德云:「終日爲而未嘗為謂之無爲,行住坐臥透脫情塵名閒道人」「雖然到此不求不除處,更進一步始得」「佛性非有非無,不有無。若言佛性定可即者,又何異土上加泥」「無一物者,當體即空,則觸處皆真」「五陰三毒如旅客與塵埃,有生滅,法身天真如主人與虛空,無變異」。
    雖然如是說,然不會者又如何?

    有僧問神山禪師(雪巖法嗣):「一地不見二地時如何?」
    師曰:「汝莫錯否?汝是何地?」
    曰:「生死事,乞師一言。」
    師曰:「汝何時死去來?」
    曰:「某甲不會,請師說。」
    師曰:「不會,須死一場始得。」

    因此,學人於理明白色身即法身,不除不求,然不於事上親證則須打得念頭死,方許法身活。大死一番如和尙常言「給自己來一個大否定」才是。

    時下,人多患得患失,粉飾遮醜的心態熾盛。此時,藥山禪師的一句話,甚為貼 切,師云:「跛跛擊擊,百醜千拙,且怎麼過。」會者,狂心頓歇,絕學無爲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