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說<<賢愚經>>卷一第四品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舍衛國有位大富長者,夫人所生的男孩,不僅面貌端正,並且來到這個家庭才幾天就會說話。嬰孩開口便問:「世尊還在世嗎?」父母答:「還在。」又問:「尊者舍利弗與阿難等都在嗎?」答:「都在。」
父母深感奇特,便請示佛陀。佛說:「是這孩子有福報,不足為奇。」二老歡喜萬分,回到家,兒又開口了。他說:「希望二位為我請佛及僧來家中用齋。」正當父母認為此事要一段時間籌辦時,兒說:「只要灑掃堂舍,並準備三個高座及其餘坐舖,食物則自然會有。還有一事相請:我前世的母親仍活著,她住在波羅奈國,希望也找她來。」
齋僧當天,三個高座上坐的是世尊、孩子的今生母與前世母(可見佛教徒如佛教導,是必先盡孝,並且特重母親的生養之勞,而後才進一步以修行報父母恩。可惜中國儒者有所不知!)接著百味美食自然出現盤中,供養諸位。齋畢,佛為大眾說法,全家大小都在專注中證入初果。兒子長大後,隨佛出家進一步證達四果。阿難雖然多聞強記,卻一直未達最高果位,便請問世尊此殊勝比丘的因緣,佛說──
他前世生於波羅奈國長者家,但是父親過世後家業衰敗。一回,身為兒子的他想供養三寶,卻苦於沒錢。於是便捨棄豪姓身份,為人當差。一年後,他向主人索取代價時,主人問他作何打算,是否要娶媳婦等等。他表示要供佛齋僧用。主人被他的心意感動,就說:「如果是要供佛齋僧,我們可以合辦,就用這兒寬敞的客堂吧!」此事過後不久,當差的這位年輕人因故去世,投生在如今舍衛國長者家。出生時腦海依然記得的是:「我要齋僧!」於是再度請佛及眾僧應供,終因福德具足,而得以出家修道並成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