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對時下有些談論政治的人,動輒把儒家所提倡的倫理思想,視為妨礙社會與政治進步的舊觀念而感到遺憾。

一部分屏棄舊傳統的談論者認為,執政者是利用儒家這套道德架構來箝制思想,使老百姓甘於作一「順民」,方便於執政者的統治,而使得文明社會所重視的人權與法治精神無從萌芽。如此立論的出發點,其用心不可謂不善,但是對孔孟思想的偏狹認識,也使其無法體會儒學的精微之處,甚為可惜。

首先,在春秋戰國時代,為了富國強兵而強調以法令治國的是法家,法家代表人物中的韓非李斯都是師承荀子,荀子又與孟子並稱儒家在戰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所以批評儒家箝制思想似乎有其邏輯性。但是不可忘記:孟子強調「性善」,認為行「仁義」可以王天下;而荀子則是強調「性惡」,要以「禮」來規範人的行為。

法家以管理統治為目的,選擇性地使用了儒家的思想,其來有自。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這個古老爭議,吾人沒有足夠的智慧學養加以論辯,僅就儒家思想被片斷的理解與使用,造成部分社會大眾誤以為「儒家只是執政者的統治工具」感到扼腕。

從這個角度來看,孟子的性善學說,因為現代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成果佐證,而倍覺可貴。

丹尼爾‧高曼在《SQ》一書中提到:

西元前三世紀,遠在霍布斯之前,中國哲人孟子就說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神經科學站在孟子這一邊...(p.88)

又在同一書中,引用哈佛心理系教授凱根的話:

這種內在的倫理意識正是「我們這個物種的生物特質。」(p.91)

這不由得令人聯想到,難怪他的弟子們沒有成為法家的代表人物,因為孟夫子強調的可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憨山大師在所著的老子道德經註中提到孟子,認為:

嘗謂五伯僭竊之餘、處士橫議、充塞仁義之途。若非孟氏起而大闢之。吾意天下後世難言矣。

又說:

老之有莊、猶孔之有孟。斯言信之。

憨山大師的見解實為允當。

 附:

孟子思想舉隅:

l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l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l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l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l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