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為臨濟宗門下高足,然亦隨順宋代以來兼修淨土的因緣,曾作<懷淨土詩>一百零八首,例如:

禪外不曾談淨土

須知淨土外無禪

兩重公案都拈卻

熊耳峰開五葉蓮

(今之淨土宗應記取古德如是知見。土者心也,淨土即淨心,淨心即禪心。)

師生於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俗姓孫,浙江錢塘人。出生前夜,母李氏夢見一僧者持燈籠至其家。師方學步便能盤腿趺坐,甫開口說話即好歌讚梵唄,遊戲中亦不離佛事。九歲喪母,十五歲決志出家。白天誦持《法華經》《圓覺經》《金剛經》,入夜則經行不臥,疲困時輒將頭碰觸柱身以自醒覺(可謂身未出家心已出家,顯然延續前世出家的習慣)

師二十歲時往參天目山(浙江臨安縣)高峰原妙和尚(即打瞌睡掉落高崖被韋陀天將救起者)。和尚一向孤峻嚴冷,望而退者眾,卻識師為法門龍象,「見即歡然欣許,欲為祝髮」,其時師年二十四。次年遂從和尚出家。值得一提的是,師出家前即因誦持金剛經至「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恍然大悟,此後凡諸內外典籍,皆能通達其義趣。

師薙染後(薙髮著染衣)隨侍和尚「晝服力役,夜事禪定」,終契高峰機趣。高峰和尚書一偈付師,俾眾人知所依歸,曰:

我相不思議

佛祖莫能視

獨許不肖兒

見得半邊鼻

 

和尚圓寂,師作像贊一首,曰:

揭開天目

坐斷死關

峰高萬仞

險絕難攀

 

師接眾向來嚴己寬人,僧有臥疾者則濟以湯藥而策其進退;僧有省親者則施以財法而勉其孝養。元仁宗延祐五年九月,帝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師曾應請作自贊詩云:

參禪禪未明

學道道何悟

從來只解平實商量

脫略人前只成笑具

年來衰病滿空身

任運惟依幻而住

寄言怪怪學道人

動著何曾不相遇(道即心,未曾須臾離也)

呵呵呵有甚長處

 

每遇佛誕及三元日,師領眾於觀音大士像前發四十八願,其一願曰:「從我今生,盡未來際,臨命終時,無諸疾苦,正念現前,心不顛倒,生極樂國,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更往兜率內院,瞻拜慈氏(彌勒佛),然後退位,出生娑婆,廣度群迷,同登彼岸。」英宗至治三年八月,師於天目山東崗端坐而逝,遺偈曰:

我有一句

分付大眾

更問如何

無本可據

 

師歿之日,白虹貫於山頂;停龕三日,身體溫潤,容貌如生。師平生能詩善文,遺著有<天目中峰和尚廣錄>三十卷及<天目明本禪師雜錄>三卷。今淨土宗三時繫念法會其儀軌即出自師之手筆(可證禪亦不離水月道場,夢中佛事)。最後,再讀師之<懷淨土詩>一首:

彌陀西住祖西來

念佛參禪共體裁

積劫疑團如打破

心花同是一般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雨 的頭像
    新雨

    露痕

    新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